毗耕Pi-geng

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轉載:田毗之間:修田埂,九厘田的親密接觸


田埂的存在只是田地的連結嗎?田埂是田與田間分隔的磚砌小路,石磚間的縫隙需要用泥土填塞,此舉可避免撒肥料後肥水流入外人田。「新鮮農夫」馬聿安在老農的監工下修補田埂,在田毗之間,又看到什麼新鮮事呢?



大概是因為保價收購與高達90%生產機器化的關係,水稻是台最多農民種植的作物,剛回來種田時,也沒有多加思考就選擇作為農夫入門作物。心裡想說三通電話就可以把水稻種好,一通叫曳引機來耕地,一通叫插秧機來插秧,最後再叫聯合收穫機來收稻穀,那知道傳說中農民只用電話種水稻只是大家開開的玩笑,根本就是幻覺。

那年元宵剛過,從大伯那接手祖父留下來的九厘地(註:0.9分),大伯與幾個附近的阿伯站在田埂上監工,我在田裡修著田埂,我想他們大概不太明白這個家族最小,學歷最高的孩子到底要幹嘛吧,不過看著我肯下田工作,在他們心裡到底也是新鮮就是,而站在田埂上監工、指揮大概就是意味一種技藝的傳承吧。

田埂是田與田間分隔的磚砌小路,石磚間的縫隙需要用泥土填塞,此舉可避免撒肥料後肥水流入外人田,1尺寬的田埂走的在上面嫌太窄,修補起來還真是要命。我彎著腰,捉起田土往石間縫隙塞,那時我實驗室待久了,是標準的「傲笑連」,走幾步路、補幾個洞就起伸懶腰,休息的時候特別多,大伯看在眼裡吧,僅僅用眼神指示我再彎下去完成田埂的修補,就這樣數個回合後結束了第一次與九厘田的親密接觸。

田埂可以不修嗎?當然是可以,只是沒有修補的漏水田肥料用量增加,也容易錯估肥料用量,更麻煩的是當隔壁旱田種地瓜、玉米時,田水由田埂間的縫隙流過至隔壁老農那裡,會被罵到臭頭…。

當然田埂也不光是大伯監工、老農罵到臭頭的沉重回憶,田埂邊也當上演交換菜蔬的溫馨戲碼;一般在第二期水稻作結束至隔年插秧前,田裡除了種綠肥養地外,勤奮的台灣農民也順便種些菜蔬,有趣的是若你仔細觀察這個「順便」的動作,就會發現這是影響每年冬季青菜價錢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也因為冬季病蟲害減少青菜盛產,市場供需間突然失衡。

這些菜蔬是農人留給自已過年吃的,大多都不會用農藥,清晨與黃昏時,就可以看到你拔白蘿波換高麗菜,我採茼萵換A菜,在這一來一往之間,田埂連結的不只是帶來營養、食物多樣性的正面價值,也是農人間收穫喜悅的分享。我喜歡田毗之間連結著老農與青年農民那種技術傳承的任重道遠,更是喜歡田毗連結青菜小事的溫暖,想想就是因為這九厘地將我連結於這片有熱度與芬芳的土地吧。

田毗間的生態,我們留著「田毗之間-下」再來說唄。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興大擺攤賣米

興大,台灣最老的農業學校。適逢興大92週年校慶,毗耕計畫有幸參加由「台灣安全高品質農業推廣協會」在校內所安排的農產品擺攤賣「九厘米」。



我們的攤位…


因為參加協會的關係,可以有機會來賣米,當然協會也是有把關的唷,所有的農產品都需經過無農藥殘留測試,我們的九厘米是通過SGS206項無農藥試驗呢!!

感謝農藝系的朋友們,來協助賣米!!不然我都沒有辦法跟別的農友串門子…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走! 到街上賣米去

因為自信我們的米是好米,所以我們上大街賣米。熱血賣米2小時半!!


下午3點,我們專業的農夫-友仁開著農用卡車(爬山虎)一同會合,我們準備了簡單的桌椅、煮5杯米的大同電鍋及包裝精美的九厘米出發至附近的黃昏市場。


試吃的九厘米再配上香鬆,絕配!就這樣,連桌子也沒打,爬山虎插入,我們就開始做起生意了!!!!這招是為了警察來趕的時候比較快可以逃走 ><|||。

2小時半僅賣出一些些九厘米,感謝鄉親鼓勵,我們很樂意把好吃、健康、安全的九厘米跟在地的大家分享呢!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甜玉米背後的故事-玉米螟特輯





「看到美麗漂亮的玉米好想吃唷! 但是農藥似乎很多耶…」
相信這是許多認真的媽媽們都有的想法吧,的確農人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加以控制玉米田裡面的「玉米螟」,大概收成的時候只有哭哭了…。放心,下面的照片一定會有"蟲蟲",喝杯水我們再來看這奇妙的蟲蟲-玉米螟。

玉米螟  (Asian corn borer) 學名: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



玉米螟的成蟲會把蟲卵產在玉米的葉背,然後大自然的奇妙就在當玉米長出最後一片葉子(苞葉)大概是由下數上來第11~12片,此時苞葉裡面即裏著雄花序,剛孵出來的小蟲就會悄悄的由葉背轉移陣地至苞葉,然大口大口的吃著雄花序…,雄花序也是不省油的燈,不干心讓玉米螟小蟲子白吃,在短短的幾天內就伸出苞葉(雄花序下方第一片葉),這時小蟲就很容易被路過的小鳥、麻雀吃下肚,沒想到的是,這種軍備競賽還持續進行,小蟲更勝一籌,從尾部產出絲來,像特戰部隊一樣,一路盪到下面的雌花序,此時的第一個雌花序在第7~8片葉之間,小蟲就從花序旁邊蛀入…



看看這個美美的玉米,前面有鬚鬚是雌花的柱頭,會伸出苞葉在空氣中與雄花的花粉受精。仔細一看,有一個小洞在左上方,撥了好幾片雌花序的苞葉還看得到深深的洞,大事不妙…


看到蟲了~!!!怎麼這個蟲怪怪的…事實上當我發現雄花序有蟲時才開始想到要防治,按照上面的故事發展,蟲在雄橞展開前就防治了,但是為了讓大家了解真實的大自然攻防世界(真是太誇張的藉口了)!!!,所以我慢了一週才用「蘇力菌」防治玉米螟。

蘇力菌?

蘇力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蘇力菌主是要是因為含有孢子、毒蛋白,是在蟲蟲的腸道中發生作用,當蟲蟲中毒後就會麻痺然後死亡。這種毒蛋白的作用機制對不同種的昆蟲並不相同,句話是其他的昆蟲吃不會死-有針對性,同時對不同消化系統的哺乳動物也不會有毒性!!!相關的資料看這裡(http://www.niea.gov.tw/analysis/publish/month/49/49th2-1.htm)。因為蘇力菌有針對性,所以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包裝背面的說明,留意要防治的蟲類是否在名單上唷!不然效果會很差。另外施用最好在傍晚噴灑,我是局部、重點式的噴灑(比較省,蘇力菌很貴),一來是因為蘇力菌在白天時因為太陽的紫外線會降低其效果,二是蟲蟲在晚上時動作比較多。


當然有用蘇力菌防治有差嘍,看看這個玉米筍,左下方也有一個洞,撥開來看一下…

 A!!沒有蟲耶…看來是還沒蛀到裡頭就因為吃到蘇力菌死了吧,順帶一提,我這個玉米的品種是台南26號,最近才推出的新甜玉米品種,好像就是因為苞葉比較厚,抗蟲,真是太感謝行政院台南改良場朴子分場的專家了。



"從玉米螟與玉米的互動,玉米螟在我種植大面積的時候大量產卵,在雄花序展開後轉移陣地,並蛀入雌花序,然後躲在裡面吃免費的大餐,而且還不會被其他生物攻擊,更不可思議的是全部的玉米瞑都知道要這麼做…",「對的時間」是生物生態永續發展的關鍵,面對自然無聲的溝通、互動,人類的科技至今無解。我們的目標不是殺死蟲,而是控制族群數量,因為我們不知道少了這個生物會對生態產生多大的影響。

下次吃到沒用化學農藥的玉米時,1)心裡就要明白如果發現幾隻蟲蟲是正常的,2)如果沒有蟲,那這個農人很努力買、噴蘇力菌,貴一點點是應該的。

毗耕計畫限量供應,試賣價NT$100/kg,請洽本文作者

=======================狂想的分隔線======================
在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玉米螟還可以入藥耶…

藥用部位:玉米螟的蟲體。
性味歸經:苦、鹹,寒。入心、大腸二經。
功效主治: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用於熱毒瀉痢、下痢膿血之證。用於溫熱病熱毒入於血分、發斑、神昏、壯熱、煩燥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10~15條。

真不知道是這個蟲利害,還是中國人比較利害…

PS. 同名文章轉投至此

甜玉米說故事:玉米螟,看這裡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辣椒粉是這樣弄的…


乾燥好的朝天椒(60度c),放到研磨機中…


粗研磿的成品…

細研磨的過程…很可怕…

我真的全程都有帶,可是還是抗衡不了細研磨後的辣椒粉,出來時是淚流滿面,全身都在辣!


無毒辣椒粉怎麼賣? NT$100/50g,真包真裝,數量有限賣完就沒有嘍!!!

因為朝天所以夠辣


種了300多株的朝天椒,沒想到這麼會生呢! 常常來不急摘,干脆摘下來直接加工,辣椒醬是一個阿姨教的,主要是把朝天椒與味增拌炒,當然配方細節就不多說嘍,直得提的是這不是很鹹的那種辣椒醬唷,您吃了就知道了~!!!另外一個優點是,方便攜帶;一般我們去店家吃飯時,不太敢用他們的辣椒醬,或是吃不習慣辣椒油,50g左右的包裝是一個好的選擇呢!!!

裝罐!

高溫高壓滅菌


包裝-每瓶容量約50g左右,很香很辣,不太熟悉辣椒的人,可以用一點點放在碟子中與醬油拌均!

怎麼賣? 目前是每罐NT$50,買九厘米也送唷!
怎麼保存? 與一般罐頭一樣,開封後至放冰箱冷藏。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向自然學習-葉子的排列

田裡的玉米播種下去已一段時間了,清晨整理玉米田時,順手拿起相機拍照。

禾本科的玉米,葉子是一片包著一包向上展開,看似偶然的排列,卻有著超高效率的受光率,它是怎麼辦到的呢?顯然下面的葉子比較大,抻出的方向也不同,後來長出來的葉子怎麼能知道要長那一個方向才不會擋到下面的葉子呢? 難不成葉子間會心電感應!? 還是葉子有什麼感光的方式可以在受光的同時其他葉子的位置?


從植物的形態當然可以說明葉子排列的規則,稱"葉序",一般有分為對生、互生、輪生,這些是基因已決定的事了;而葉子與光的互動則是因藏在葉子裡的細胞組織而產生,我們把葉子切出剖面來看(http://en.wikipedia.org/wiki/Leaf),

精細尺度結構圖葉

upper epidermis(上表皮)下方是葉肉組織(mesophyll),我們知道的葉綠素就是藏在這裡,當光照在葉子上時,葉子會在光抑制的前題下盡可能的把光吸收,所以在葉子的組織中就有光集中、反射、折射、散射的功能,特別是兩種葉肉組織-柵狀(palisade)與海綿(spongy)的比例影響了光在葉子中的路徑,一般來說上面的光會太多,所以柵狀葉肉組織的設計,可以將過剩的光導到海綿葉肉組織,而光透過層層的剝削之後,穿透過葉子的光已不再是原來的光了,什麼光還有分??????
我們知道光有波長的分別,一般300~700nm是可見光,700nm以上有紅外光(紅外線),再過去呢有遠紅外之類的,光的波長愈長,穿透能力愈強,如遠紅外線加熱食物比較平均的原因,或是交通號誌的紅光在遠處比綠光較看得清楚,而光在透過葉子後,在葉的下方,紅色光與遠紅外光的比例改變了,紅光被葉子大大的吸收(所以我們看到葉子是綠色),下面的葉子感測到紅光變少了,自然就移動避開,而感測紅光、紅外線的就是葉綠素嘍!

講完了,還是覺得一整個奇妙吧!!! 光的些微改變使得葉子的方向、角度同時也在三維的空間中與光互動,而且植物不只是考量單一個葉子,是所有的葉片,同時考量到了比較老的葉子效率不高,不讓他佔在好位置,比較年輕的葉子就在頂端,玉米十幾片葉也許容易,不知道園子裡的樟樹是怎麼處理這麼大的資訊量的,問題是植物沒有大腦這種運算單元。

向自然學習吧!
因為有無盡的知識被放在裡面,
亦在此前我們才懂的謙卑。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別小看它 橫紋芫菁 Mylabris cichorii

菜園裡生機盎然,最近突然出現了"橫紋芫菁 Mylabris cichorii" 感謝台大昆蟲所的喵提供正確的學名。它又稱斑蝥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91%E8%9D%A5 功用可多了,是製藥來的,抗癌、壯陽、治禿等等什麼的…本來我打算拍完照要把他丟了,可是看到它這麼有價值…


我就把他養起來了…


本來在菜園裡它是吃豆類、台灣桔梗的花,所以到校園中採了一點點的扶桑花>< (實驗之需,應該不會有問題吧…)沒想到,還真的有吃呢!!!!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稻米成熟時"體驗活動

清晨6點,田裡是佈滿了肅殺的氛圍,我不知道稻桿被割下來的時候是否會感到疼痛,有些科學家提出植物感覺得論點,同時可以用電訊號量測出來,也許此時的水稻田有大量的電訊變化也說不定,僅管如此,我仍是站在水稻存在的目的是為人類提供"食物"的原則,當然隨著人類歷史的廷長與科技的發展,水稻的功能還是農業技術、農村文化等的重要一員;


毗耕計畫將此次的九厘米收割體驗活動擴大舉辦,是有收費制的唷!!這意謂著不是我們沒有錢請聯合收穫機,而壓榨大家的勞力,是大家自願的來參與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呢。此次的活動在20天前開始計畫,相關的前製作業在網站中曾經提過了https://sites.google.com/site/pigengfarmerwork/jiu-li-mi-nong-ren-ri-zhi/%E3%80%8Cdaomichengshushi%E3%80%8Dtiyanhuodong,感謝所有協辦單位,因為你們的協助,讓活動能圓滿的結束,我想這就是"毗耕"最好的例子了,互相協助的農業生態。

7/16當天早上,在氣象局的保証下,清晨在西邊出現了彩虹,彩虹的幅寬不大,但是我還記得那時候急著在延路的重要路口掛上路標(好像不太有用…),在飛奔往返的途中猛然看見一道彩虹,心裡一陣的興奮,原想就是一道短短的彩虹嘛,還有很多事要處理,然而此時有一個衝動,隨即拿出相機,快拍幾張。


稻米成熟時,天邊出現一道彩虹,多棒的巧合呢!

活動開始時間原定是8:30,但是因為許多協辦與參加朋友對地點有一些些困難,所以一直到9:00才開始第一場的單人割稻比賽。"肅殺的氣氛"就是在此時然充滿每一塊3*3 m^2的田地之中,老農夫與少年pk割稻,多有意思的畫面,充滿不同元素的衝擊與對比,結果當然是老農夫拔得頭籌,常來割草的"丫德"也有相當好的成績,只是他把稻草當雜草割,沒有按順序擺放,使得後續脫穀的工作加重…><



老脫穀筒再次出動嘍~!!!!

雖然是如此,我們還是很高興這些少年起碼正在追趕著老農夫精湛的割稻技藝,鄉親丫~這是台灣未來的希望!!!

這兩兄弟參加了團體組的比賽,是優勝隊伍!!話說他們兩個在家也是要割草的…

當然,米食點心、稻稈勞作也是我們推廣的一部份,所幸搭了一作棚子(題外話:棚子要價NT$3000/天,參加每人僅繳50元,就算來60人也只夠付棚子的錢~!!! 可惜的是沒有找到贊助搭棚的廠商),大家都在棚子下涼快,同時間親子割稻的體驗在太陽下就顯得勢微,果然還是要用比賽才能吸引大家參加。看看這邊在作稻草刀,打打殺殺的是小朋友的最愛!!!!


當然我們也連帶著一些農業教育的使命,


只是小朋友可能不太ok咧…


================================後記=========================

這是米食點心贊助的老闆娘(路得營養生活健康有限公司http://www.enruth.com.tw/html/front/bin/home.phtml)

蕊湉農業企業社鄒小姐 (https://sites.google.com/site/ritaagrienter/)

蔡前立委其昌到場關心

主持人硬要跟我們兄弟合照,真拿她沒辦法…


感謝頂店社區發展協會周總幹事


至於新聞,大家只要搜尋"稻米成熟時"就可以看到了。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17/today-center13.htm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6467303.shtml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又是一篇讀書文「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對我來說不是第一次看這類型的書了,早在去年糧食戰爭 Raj Patel就從國際糧食生產到供給鋪陳可憐又無助的農業現狀與豪無希望的農民,當然這樣的國際現象在台灣依然持續發生,只是不同的事件、角色,而海鮮的美味輓歌Taras Grescoe從全球海洋資源的短缺至公平交易也指出此些議題的嚴重與急迫。彭教授的糧食關鍵報告針對全球與台灣的問題多有陳述,書中指出糧食危機在全球不只是單純的經濟問題,在糧食不足的狀況下就是生存權的問題,前些日子埃及的革命就是糧食問題所引發,意味著糧食的不足威脅社會低層的生存權時,社會產生動盪,另一種思考方式是就算沒有糧食不足沒有立刻的威脅生存權時,市場看麼自由的機制連同wto國際的壓力皆使我們(小農)失去選擇種何作物、施作方式、生活的步驟、文化,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小農的選擇、生存應該在仔細評估後是比科技業來的有價值,而從非功利主義的角度看,我的人權、生存、自由,不應該放在只以GDP、金錢為單位的天秤上衡量。

彭教授文字有著快速的節奏,接連著就把書看完,當然因為出版社又給我錢寫書評,所以書中的內容我也不提太多,有關心此議題的朋友建議在看過我前述的糧食戰爭 Raj Patel後再來看此書會有比較完整的國際觀點,同時再看此書時才不會覺得議題不熟悉而感到艱澀,當然反過來讀也是ok 的…

書中有一部份是我認為有待改善的,也許未來有機會跟彭教授討論,第一書中提到生質能源的開發引發糧食危機,當然我們在2008年的時候就了解這個問題,這是非常自私的行為,書中也多次提及,而食肉的增加也使得糧食供需增加相當大的危機,我認為不比拿去當生質能源來的輕,彭教授沒提及的是換肉比在各種家禽、畜的比例,換肉比平均17%不是問題的所在,問題在於不能以平均值看待換肉比,許多文獻都提及換肉比在蟲、魚、禽、豬、牛的比例是極大的差距,七公斤飼料換一公斤牛肉(14%),可是五公斤飼料換一公斤豬肉(20%),而三公斤飼料可換一公斤雞肉(33%),也就是當我們愈多往所謂的高極肉食用,就使得依賴飼料的程度提高,而事實上我們正因為大量使用飼料換成牛肉使非洲等落後國內吃不到糧食,近一點的台灣需高度依賴進口的飼料,因為一分地拿來種飼料玉米所賺的錢不如種稻米還好,可卑的是稻米(稻穀)的收購絕不像最近電視上提的現在有NT$23/kg,去年第一期苑裡農會收購價NT$10.08/台斤,換算後是NT$16.8/kg,誰可以跟我說中間的6.2元是怎麼一回事,還不考量台灣是以濕穀收購,也就是在收穫的含水率30%與一般乾燥到13%計算、量測誤差,如果以書中所提的每公斤成本是NT$17,或是每hr成本1116889元,種稻的農民根本是白忙一場,可惡的是農會、糧商連合起來收購價只有NT$16.8/kg,書中提到成本中租金居高不歹是因農地炒作有關,但主是因為休畊政策讓每期每分地補助4000元,扣掉休畊要求翻土與綠肥種子等等的也有2500元以上,地土主怎麼可能租給別人低於些價格呢,租金高居不下直指政府政策錯誤,即便現在有小地主大佃農方案,也是問題一堆,不公平的事一大堆,總述皆是選票考量,誰又真正關心與支持小農呢?說到著愈來愈像抱怨文了…

書中的一些觀點指出農業技術的進步使糧食生產可以支撐現有的人口,當然吃不到糧食的現狀也是有,只是如果放棄我們目前的農業技術又怎麼可能支持未來爆炸的人口呢,有一點是絕對的,非基改與非化學農藥是一定要走的,另外合理化施肥也是正確的,但如果只用有機肥絕對不能支持未來的人口發展,有機農業是一定要走的路嗎,我想答案不是一個肯定值,必竟國內有機農業的發展怪異,光繳認證費就讓我脫庫子,我只能說我的田的生態證明我們走在永續經營,說到這裡最近田裡出現了螢火蟲耶!!!!!下次有機會拍給大家看!!

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 作者:彭明輝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03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207032
  • 裝訂:平裝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慢食"是我們思考農業與食物的方式-慢食新世界i

如果用一個名詞統稱關心農作物到餐桌食物,那「慢食」就是一個很好新名詞。「慢食」運動是在近幾年開始被重視,主要是呼籲大家在享有美食的同時重視「食物」的一切過程,除了美味,我們還重視食物的什麼呢~!? 安全!? 營養!?

重新思考美食的定義是必要的,因為不只是美味、安全、營養,從文化的角度、經濟的面向、植物學、作物學、化學、環保、生態、甚至是人道等等,我們應該在享有美食的同時了解更多美食的細節,「慢食新世界」-我在看完半本書後,作者提到三個方向乾淨、公平、永續性食物生產過程。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我們都知道我們的食物並不一定是乾淨,就算是清潔作的好,但是乾淨的良心,並影響的公平的生產與交易就更不容易了;同時從農業社會走到工業、服務業社會,多大的產業結構調整,怎麼可能再有自已自足的事發生呢,農產品也像其他的商品一樣用工業大量生產的思考模式運轉著,因此永續性食物生產過程還真的不太容易。

合乎良心的生產才是我要說的,二次世界大戰後,綠色革命支稱起快速爆炸的人口成長,意味著化學農樂、化學肥料及農業畊作技術使農產品的生產更大量,然而同時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的數據,我們知道以全世界可畊地生產的糧食計算是可乘載目前2.5倍的人口,也就是120億的人口,那怎麼會在非洲、第三世界國家還有饑荒營養不良呢,其實生產許多糧食拿去餵給生畜,以換肉比來看,同樣的重的作物餵給蟲、魚、雞、豬、牛,效率是愈來愈低,難怪有些論點要求人類吃蟲;在台灣我們生產作物,跟國際上的大農國家不一樣,農業工業化的規模相較小,因此農業畊作技術非能直接比較,成本也不同,在台灣要生產給生畜吃有飼料也是因近幾年油價升高才有一些些種植的可能性,不然在美國生產後再坐船過來也比農人在本地生產的成本低,小農國家的好處是我們生產的作物的多樣性密度高,意味在相同大小的農地上,我們生產較多種類的作物!!

這跟合乎良心的生產有什麼關係!!非大農式的畊種、多樣性的作物使我們永續性食物生產過程成為可能。九厘米的生產沒有使用任何的化學農藥,在肥料的使用上我們以綠肥作物輪種,同時有機肥為主要的地力來源,僅在追肥才使用少部份的化學肥料,我曾在農業學術期刊中看到相關研究提到化學肥料與有機肥的搭配使用是最佳的組合,當然從土壤學、肥料學來看我們目前所施在田裡的肥料項目與量,九厘米的口感應該是有相當的不錯,同時產量也不至於太差不符合人道,產量太差的有機米,意味只有富人才能吃到,這不是我們的原意。

「慢食新世界」書中提到-我們所吃的東西代表著我們。而我說-我們所種的,所吃的都表達我們對所處的世界無盡的關注,是生態、美味,也是公平、選擇的人權觀點。


慢食新世界

慢食新世界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種下去的不只是水稻

閩南語說:「春天,後母面」,生動的表達了春天變天如後母變臉一樣的突然與無情,當然對於現代的農人來說,天氣雖不致影響全部,但也是八九成。秧苗的成長速度跟氣溫是正比,水田施肥後卻下雨是敗筆;還好週六天氣稍微轉好,放了一些田水,浪費了一些肥料,我們也下田去畫格子了。


與去年相同,我們依然留下一片田讓大家來體驗插秧-單純勞動的快樂,牽輪摳仔-這是未有插秧機以先,農人插秧前畫線的工具,在水田中拉著輪摳向後走,畫在水田差畫下經緯線。看起來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但是實際上操作時,畫出四四方方的格子還真是不容易,不小心就畫出平行四邊形!!今年沒有大伯在旁邊監工,我們也就隨心所欲了。


下田了!!大家手中拿著秧苗跨出了田埂,把秧苗插在25x25cm的希望線中間,這小小的經緯線交點,不只是水稻,還是農人希望。


看,其中的一個少年穿著連身的雨衣來插秧!!真是太可愛了~


傳統上,是倒著走,邊走邊插


但,大伯不在,我們也就隨心所欲的插了!!!!其實往前走的插秧比較不會把畫在田裡的線踩花,而向後走的插秧則是可以對齊前面插過的苗,應該都是可以的。


插秧的時候,以秧苗7~10本(株)為一叢,然後

插入泥土中,


就這樣…

一分地大概需要25(輪)盤秧苗,苗場那給的比較多一些,


這是2011年最新流行的皮草,環保述求!!!!


這少年很認真的插秧,水田倒映著他的影子,是記錄著他回應大地的真誠,鏡頭後的我看著、思想著,農業在台灣還是有未來、有希望的。


應該是「小雨蛙」! 田裡的青蛙因大家的到訪受到一些驚嚇!! 「別怕,你喜歡住多久就住多久。」

「九厘米」種下的不只是水稻,如果簡單的說是種下一種「關係」,是在天、地、人、萬物之間的一種關係,沒有一方是壓榨者,沒有一方是奴役,同時我們因著更新與土地的關係,更加的尊重彼此所扮演的角色。